一般在宝宝三个月左右,便会由于种种原因开始流口水,大多是正常现象,也不用特殊治疗,常见的原因有下面这些。
1.生理发育情况
三个月的宝宝唾液腺发育逐步成熟,口腔里的分泌物也会逐渐增多;再加上宝宝的口腔非常小也非常浅,口腔吞咽反射功能还不健全,不会用“吞咽动作”来调节口水,所以只要嘴巴里的口水多了,就会自然的就流出嘴巴外面。
而且有些宝宝还会“调皮”地吐泡泡玩,所以,这么大月龄的宝宝,妈妈若是看到宝宝经常吐泡泡,大部分就是这样原因,不必太担心。
但宝宝经常“吹泡泡”也要警惕是肺炎,因为肺泡发育还不成熟,当宝宝患肺炎时不会出现咳嗽反射,但会出现吐泡泡的现象,同时宝宝吃奶和精神状态都会变差,这种情况要及时去医院的。
我儿子在三个月左右时就得了肺炎,刚开始就是“吹泡泡”,以为是他Get新技能了,没太在意,但后来发现严重了,而且也不吃奶,精神状态也不好,带去医院,医生一听诊已经是肺炎了。
2.喜欢吃手导致的流口水
到了这个阶段,有些宝宝会有明显的“喜欢吃手”的表现,宝宝会喜欢把手指头、玩具、安抚奶嘴等放入到嘴巴里面吸吮,这样“吸吮实物”的动作也会刺激到唾液的分泌,而使口水增多。
3.宝宝要长牙
到了这个月龄,宝宝很快就要萌出第一颗牙齿了,即将萌出的牙齿,会不断的顶着牙龈,刺激牙龈上的神经,导致唾液分泌增加,也就出现了宝宝的口水增多的情况。
4.有口腔疾病
有的宝宝流口水,还可能是因为口腔问题引起的,比如有口腔溃疡、口腔黏膜充血、舌尖部溃烂、疱疹性口腔炎等。
这就属于病理性的情况了,妈妈们可以平时多观察宝宝的嘴巴里面,发现有这些情况要及时就医,治疗好了,流口水自然就会消失。
5.人为导致宝宝腮部腺体损伤
有的大人看到宝宝非常可爱,总是喜欢用手去捏一捏宝宝的脸蛋,其实这是不正确做法,这会让宝宝脸部的腮部腺体机械性损伤而流出口水。
爱流口水的宝宝,妈妈们应该怎么照顾?
不管是哪种原因导致的宝宝流口水,只要宝宝爱流口水,都可能会因为护理不周,刺激到宝宝嘴巴周围的皮肤让宝宝感觉难受,因此对于爱流口水的宝宝,妈妈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照顾:
1.注意观察
如果宝宝突然流口水,妈妈们要先检查下宝宝的口腔,看看有没有溃烂等情况,如果发现宝宝有溃疡,那就要改变自己的饮食,尽量吃点清淡的,避免热性食物,以免通过母乳影响宝宝健康。
如果宝宝流口水同时伴有发烧或者拒绝进食,那妈妈们就要检查宝宝的牙龈,看看是否红肿的情况,若发现宝宝牙龈又红又肿,那说明宝宝要长牙了,妈妈们就要注意安抚宝宝情绪了。
2.注意卫生
当宝宝流口水时,妈妈要尽快帮宝宝轻轻擦干,并且最好能经常用温清水帮助宝宝清洗下嘴唇到脖子的位置,清洗后轻轻擦干并涂抹些润肤露,以防止淹脖子的皮肤皱裂疼痛等,特别是比较干燥的秋冬季节。
3.使用口水巾
由于唾液是偏酸性的,而且里面还含有一些消化酶等,虽然在口腔内不会造成影响。但当口水流到嘴巴周围的皮肤上时,就容易“腐蚀”皮肤最外面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发炎,加重湿疹等。
所以,宝宝流口水期间,妈妈们平时一定要护理好,可以使用柔软全棉的口水巾,系在宝宝脖子上,这样也可以防止宝宝把上衣弄脏弄湿,但是口水巾要经常换洗。
当然,宝宝流口水的现象并不会一直有,一般到了一周岁左右便能缓解,但如果宝宝到两周岁了还在流口水,那家长就要注意了,最好带宝宝去医院咨询下医生,并做相应的检查。
引言:平时我们经常看到婴儿的嘴角总是湿漉漉的,其实这是流口水造成的。那么,3个月的宝宝,总是流口水怎么办?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
一、宝宝为何总是流口水由于宝宝3个月开始唾液腺的发育和功能逐渐完善,唾液的分泌量不断增加,但此时宝宝们还不会把唾液咽到肚子里,也不会像大人或大孩子一样在需要的时候吐口水。因此,从3个月开始,儿童经常流口水。下巴和胸部的衣服经常是湿的。一般妈妈们会给宝宝把嘴围得很小,以免胸部衣服湿透。三个月的婴儿流口水也可能是生病的原因。如果宝宝有口角溃疡,嘴角有水泡,可能是口腔溃疡或口疮,如果有发烧、流鼻涕,可能是咽炎或扁桃体炎,都会引起3个月的宝宝流口水现象,但宝宝在流口水的同时,还会伴有行为异常。这时,就要及时就医。
二、如何治疗宝宝流口水时,妈妈必须马上擦掉宝宝的口水,护理好宝宝的口水,以免口水腐蚀宝宝娇嫩的皮肤。由于婴儿唾液中含有口腔内的杂菌和淀粉酶等,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不马上擦的话,嘴周围的皮肤会变红,还会出现红色丘疹。可以涂婴儿霜治疗。妈妈平时要好好护理宝宝口腔周围的皮肤,每天至少用清水洗两次。让婴儿的脸、脖子光滑,不要得湿疹。妈妈给宝宝戴上全棉、柔软、吸水性强的口周,不要让口水弄脏衣服。和宝宝玩的时候,为了不刺激唾液腺的分泌,不要捏住宝宝的脸颊。
最后,如果宝宝因为流口水,导致皮肤出现疹子或糜烂,这时家长最好带宝宝去医院。在皮肤发炎期间,要保持皮肤的清洁、清爽,并根据症状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