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今日时讯正文

前列腺炎理疗 前列腺理疗的方法

前列腺炎治疗

病因症状就医治疗

预后日常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对抗菌药物的反应良好,应立即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迅速控制炎症。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局部理疗等,主要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相关功能恢复为目的。

前列腺炎急性期如何治疗?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应采用抗菌药控制感染、予退热止痛治疗,此外还鼓励患者积极卧床休息、多饮水。

少数伴尿潴留

者可采用导尿术或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尿液。

极少数形成前列腺脓肿,需手术切开引流。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期务必治疗彻底,否则易转变为慢性前列腺炎。

导尿术

一种将导尿管插入尿道,进行膀胱减压的方法。

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

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适用于经尿道导尿有禁忌或插管失败的尿潴留患者。与经尿道导尿相比,该方法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相对较低,且不会发生尿道狭窄

。另一优点是可以夹管而不需拔管试行排尿,这样就避免了排尿失败后再次置管。

前列腺炎有哪些一般治疗措施?

戒酒、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

避免憋尿、久坐,注意卧床休息;

行软化大便治疗;

定期做前列腺按摩(急性前列腺炎患者禁做);

注意保暖,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行会阴部热敷、热水坐浴、理疗等。

多学习、了解前列腺炎诊疗相关知识,必要时进行心理和行为辅导。

前列腺炎有哪些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根据前列腺炎的分型,药物治疗要点如下。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Ⅰ型)

即刻静脉注射广谱抗菌药,迅速控制炎症,常用的抗菌药包括广谱青霉素、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或氟喹诺酮类。

在获得患者细菌培养结果后,再选择针对性更强的敏感抗菌药静脉注射治疗。

待发热症状改善后,可改为口服抗菌药治疗。

可以联合用药或交替用药,以防止耐药性。

抗菌药应遵医嘱使用,足量、足疗程,避免滥用。

慢性前列腺炎

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菌药控制炎症。常用的抗菌药包括左氧氟沙星

、阿奇霉素

、多西环素

等。

口服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坦索罗辛、多沙唑嗪)6~12周,改善疼痛或排尿症状。治疗中应注意该类药物导致的眩晕和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塞来昔布

)为经验性用药,有助于改善疼痛或不适症状。

伴有膀胱过度活动症

表现且无尿路梗阻的患者,可使用M受体阻滞剂托特罗定或索利那新治疗,改善排尿症状。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口服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坦索罗辛)6~12周,改善梗阻性排尿症状或疼痛症状。

植物药(如锯叶棕果实提取物)6~12周,改善疼痛及排尿症状。

伴有膀胱过度活动症表现且无尿路梗阻的患者,可使用M受体阻滞剂托特罗定或索利那新治疗,改善排尿症状。

抑郁、焦虑、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症状,可使用抗抑郁药(如氟西汀

等)、抗焦虑药(如地西泮

等)进行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有助于改善疼痛或不适症状。

此外,在对Ⅲ型前列腺炎进一步分型后,治疗方案有所区别。

ⅢA型:是指炎症性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前列腺液/精液/前列腺按摩后尿液中镜检白细胞数量增加。可经验性口服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2~4周,如果症状减轻可继续使用,总疗程4~6周。如果经全疗程治疗仍失败,除非患者确有尿路感染

,否则不应再使用抗菌药治疗。

ⅢB型:不推荐使用抗菌药治疗。

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

一般无需治疗。

如果合并不育症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可参照Ⅲ型前列腺炎治疗方法。

前列腺理疗的方法

前列腺理疗的方法有三种:

1、前列腺按摩:前列腺按摩是指将手指插入肛门,通过按摩前列腺,将前列腺液的炎性物质排出体外,同时促进前列腺腺体内的药物浓度,可以改善前列腺炎的症状,促进前列腺的血液循环。

2、生物反馈治疗,前列腺炎大多数是因为盆腔的肌肉协调能力失调,通过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以改善盆腔肌肉的失调状况,缓解盆底不适及尿频、尿急的症状。

3、热疗,比如传统中的热水坐浴,可以借助微波治疗,通过局部加热,促进前列腺的血液循环以及药物的刺激,可以改善前列腺和盆腔局部充血的状态,促进前列腺炎的恢复。

955

文章数

5757

阅读数

0

评论

热门文章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推荐文章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随机文章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