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药水是一种消毒防腐的药水,一般是外用消毒的。而碘酒也是一种常见的消毒药水,很多人在受伤之后,或者在打针消毒伤口的时候,都会用到碘酒,碘酒也是比较安全一种消毒药水,对人体一般是没有什么副作用的。那么,一般为什么红药水与碘酒不能一起用呢?
1、发生反应
碘酒中含的碘会与红药水中的汞发生反应,形成碘化汞,会沉着在皮肤表面,汞本身就具有毒性,对身体有害。
含朱砂的方剂和中成药,如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柏子养心丸、安神益脑丸、补肾益脑丸等,不能与西药溴化物类和碘化药类同用,如三溴合剂、巴氏合剂、碘化钾合剂、复方碘溶液等。因为朱砂主要化学成分是硫化汞,而硫化汞在胃肠道遇溴、碘化物反应生成强烈刺激的溴化汞和碘化汞,从而导致了药源性肠炎。
2、皮肤创伤消毒
1、酒精
酒精是医院里最常见到的消毒药水。不过居家使用通常存在误解:有的人认为,酒就是酒精嘛,所以干脆把家里的二锅头甚至料酒拿来当酒精用。但其实,杀菌能力最强的是浓度75%的酒精,不能高也不能低。二锅头还勉强有一丁点消毒作用,料酒度数太低,基本没有消毒效果。但酒精也两个缺点:一是不易保存,酒精易挥发,浓度改变后会减弱杀菌效果;二是疼啊,因此最好不用来消毒割伤、擦伤、烧伤等有创面的皮肤。
2、双氧水
双氧水名字听上去就富含氧离子,没错就是这样。它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与组织接触后能立即产生氧离子,以抑制或杀灭伤口内的厌氧菌。
另外,双氧水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因此比较适合用于新鲜的刀割伤、陈旧的感染化脓伤,以及有破伤风风险的伤口等。不过,由于双氧水性质比较活泼,保存时要注意尽量密封。
正确用法是:伤口用双氧水冲洗后,要用生理盐水再冲洗一下。但和酒精一样,双氧水也会引发剧烈的疼痛。
3、碘酒
碘酒也叫碘酊,就是打针前护士姐姐通常会涂两根棉签中的第一根,有颜色的那货。这是因为碘酒杀菌力强但刺激性也强,所以消毒皮肤后,要用75%酒精(第二根棉签)进行脱碘,不然会烧伤皮肤。
碘酒刺激性这么强,显然不能用于破损皮肤的消毒。另外新生儿和碘过敏者也慎用。因为杀菌力强,就算没有受伤,碘酒也可用来治疗甲沟炎、毛囊炎等细菌性、真菌性皮肤病。但不管怎样,使用之后,都要用酒精擦拭脱碘。
4、最佳选择碘伏
碘伏和碘酒只有一个字的差别,买的时候千万不要看错。差别就在于碘酒是溶于酒精,碘伏是水溶性,而且有效成分也不同。因此碘伏的刺激性小,可用于皮肤、黏膜破损伤口的消毒,如小的刀割伤,皮肤的擦伤、挫伤,甚至烧伤、冻伤等。
虽然碘伏对人比较友善,但对细菌可不友善,它对于大多数细菌包括霉菌都有杀灭作用。因为不像碘酒一样有色素沉着,所以不用脱碘,护士姐姐用一根棉签就够了。目前碘伏在医院用得很广泛,通常用于消毒手术区域皮肤、医生术前洗手、手术器械浸泡消毒等,还可以用于治疗皮肤霉菌感染等。
主要区别是,性质不同、作用不同、不良反应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红药水
红药水,又称红汞、2,7-二溴-4-羟汞基荧光红双钠盐,是含荧光素母体的有机汞二钠盐,其结晶有绿色金属光泽,可用作杀菌剂,其2%溶液称为“红药水”。
2、紫药水
紫药水指甲紫,为氯化四甲基副玫瑰苯胺、氯化五甲基副玫瑰苯胺和氯化六甲基副玫瑰苯胺的混合物。甲紫溶液为其乙醇、水溶液的1%溶液。
3、双氧水
双氧水指过氧化氢。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可任意比例与水混溶,是一种强氧化剂,水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透明液体。其水溶液适用于医用伤口消毒及环境消毒和食品消毒。
4、碘酒
碘酒指碘酊,为红棕色的液体,主要成分为碘、碘化钾。有碘与乙醇特臭。
二、作用不同
1、红药水
适用于新鲜的小面积皮肤或粘膜创伤(如擦伤、碰伤等)之消毒。
2、紫药水
用于皮肤和黏膜的化脓性感染,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炎,也用于烫伤、烧伤等。
3、双氧水
双氧水的用途分医用、军用和工业用三种,日常消毒的是医用双氧水,医用双氧水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酵母菌,一般用于物体表面消毒。
4、碘酒
适用于皮肤感染和消毒。
三、不良反应不同
1、红药水
本品可使皮肤染上洋红色,有时可产生局部过敏反应。
2、紫药水
对黏膜有刺激,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
3、双氧水
双氧水具有氧化作用,但医用双氧水浓度等于或低于3%,擦拭到创伤面,会有灼烧感、表面被氧化成白色并冒气泡,用清水清洗一下就可以了,过3—5分钟就恢复原来的肤色。
4、碘酒
偶见过敏反应和皮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药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紫药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双氧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碘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