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今日时讯正文

小孩反复发烧怎么办(孩子发烧反复怎么办)

孩子发烧反复怎么办

导语:孩子发烧反复很多的家长都不知道怎么办吧?下面是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孩子发烧反复怎么办,欢迎阅读。

孩子发烧反复怎么办

小孩为什么会反复发烧

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发高烧或者出现服药退烧后体温又迅速回升的现象。家长能做到的是根据孩子的年龄、身体发育情况给予足够的营养,及时合理均衡地添加辅食。

在保证营养到位后,就能积极预防和治疗某些营养性疾病,如佝偻病,其与肺炎的发生及治疗的效果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每一个季节都会有高发的疾病,春季要注意肺炎的防护。当然,预防疾病更有效地方法是增加自身的抵抗力,坚持多带孩子或督促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对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

小孩反复发烧怎么办

以下是针对三类发烧情况的三种应对方法:

1、体温38℃以下首选物理降温进行干预

发烧是儿童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对于发烧的处理大体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和“药物处理”,通常来说,当儿童体温低于38℃时不需要采用药物处理,而是选择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即可。例如贴退热贴、多喝水、洗温水澡等方式都有助于体温的降低。

2、婴幼儿体温38.5℃以上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如果发现孩子的体温已经超过38.5℃时,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以便做出及时的反应。对于婴幼儿来说,当其体温超过38.5℃时,需要给予药物治疗。中药的话可以选择柴胡或羚羊角等,西药的话可以选择百服宁、泰诺或者美林等。

3、体温39℃以上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当孩子体温已经超过39℃属于高度发热时,通常情况下选择西药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是布洛芬类退烧药和扑热息痛类退烧药,这两类药物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但必须明确一点是,家长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尤其是注意用药的剂量。

孩子发烧的初步检查

1、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热虽高,但精神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说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2、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

3、观察孩子有无剧烈、喷射性呕吐,如有说明颅脑病变,应去医院。

4、查看皮肤有无出疹,若有则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若存在则提示循环衰竭。这两种情况均需再去医院。

5、观察孩子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上医院。

物理降温的方法

1、多通风,注意散热,保持室内温度在21℃—23℃。

2、让患儿卧床休息,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

3、适当给他们喝些新鲜的果蔬汁,如果不慎哺乳超量,可以为孩子按摩腹部促进消化,或吃一些促进消化的食品,如宝贝乐儿童益生菌颗粒。宝贝乐益生菌里的婴儿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可以在肠道粘膜表面形成保护屏障,抵御对肠道粘膜的侵袭破坏,能产生乳酸和醋酸等酸性物质,造成不利于有害菌生长的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起到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4、用冰袋敷,冰敷时以四肢、颈下、腋下为主,不能敷在心口上与头部,这样才能正确退热而不伤及小孩。

5、高烧你可以用酒精檫宝宝关节处、洗个温水澡,将患儿置于比体温低4℃—6℃的温水中浸浴5—10分钟,然后用大毛巾将全身擦干并轻轻按摩皮肤至发红为止。还可用32℃~34℃的温水,以大人手腕内侧皮肤不烫为宜,给患儿洗澡,重点擦洗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四肢,整个擦浴时间10~15分钟,直至患儿体温降到38℃便可等),一般要在体温39度高烧以后才用退烧药,但3岁以内的婴幼儿发高烧时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一般不打退烧针,不吃退烧药,以免发生虚脱及药物毒性反应。

小孩积食发烧怎么办速效办法

积食是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当中,比较容易出现的消化道的症状。主要是消化不良的表现,孩子比较小,胃肠功能比较弱,比较容易出现消化道的症状,比较容易出现积食的情况。

积食的主要表现就是发烧,咳嗽,食欲不振,呕吐或者大便的异常等,有可能会伴有舌苔比较厚,口气比较重。发烧有可能会反复,而且没有其他明显的感冒症状,咳嗽痰液比较少,这样的症状需要与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其他的病毒,细菌性感染导致的发烧咳嗽相区别。

对于积食发烧而言,主要的治疗方法也是退烧处理。体温不是很高的时候可以先物理降温,包括多喝水,温水擦身贴,退烧贴等,如果体温超过38度5,可以吃点退烧药,布洛芬等。这样的退烧处理跟,其他原因导致的发烧处理方法是一样的。如果反复发烧,也需要查一下血常规,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发烧的症状。

在治疗积食发烧的同时,需要应用改善消化的药物,及时治疗积食的情况。可以吃点复方胃蛋白酶,鸡内金散等中成药改善消化,同时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少吃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清淡饮食为主,一次不要吃太多,减轻胃肠负担。

对于积食等消化不良的情况比较容易出现,平时需要注意预防为主,不要受凉,腹部保暖,生冷油腻食物尽量少吃,一次不要吃太多这样的食物。如果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可以及时应用改善消化的药物治疗,防止加重反复等。

955

文章数

5757

阅读数

0

评论

热门文章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推荐文章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随机文章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